由美国计算机学会(ACM,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主办的第39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ACM-ICPC)2015年度全球总决赛于5月21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落下帷幕。我校参赛队伍由康燕斌(理学院2012级)、骆石英(计算机2012级)和王戍(经管2012级)组成,教务处孙海波老师、计算机学院黄华老师指导并带队,依靠稳定出色的发挥,我校参赛队在128支全球劲旅中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取得并列第28名的好成绩。这也是我校在继2008年第32届、2009年第33届、2010年第34届和2011年第35届全球总决赛分别位列第47、34、36、42名后,再次参加ACM-ICPC全球总决赛并取得的最好成绩。

我校参赛队伍(左起分别为王戍-经管2012、康燕斌-理学院2012、黄华-指导老师、骆石英-计算机2012)

夏日的马拉喀什骄阳似火,一如摩洛哥人的热情奔放,第39届ACM-ICPC全球总决赛在ICPC主席Bill Poucher教授一贯富有感染力的激励声和热烈的倒计时声中拉开序幕,来自全球一流高校的精英队伍开启了异彩纷呈的破题之战。本次比赛共设13道题目,在历时5个小时的紧张比赛中,我校参赛队伍沉着冷静、团结协作,以破7题的成绩并列排名第28名,再次铸就了交大在ACM-ICPC舞台上新的辉煌。

我校参赛队伍和ICPC主席Bill Poucher在一起

第39届ACM-ICPC全球总决赛由IBM公司全球独家赞助,摩洛哥计算机协会、Mohammed V大学, Al Akhawayn大学及Mundiapolis大学承办。在2014年度各大洲际区域赛的层层选拔中,共有来自6大洲、101个国家或地区的2524所学校的38160名选手参赛,最终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以及北京交大在内的128所一流大学获得总决赛的参赛资格。 本次比赛的冠军由俄罗斯圣彼得堡信息技术、机械和光学大学(ITMO)获得,这也是该校近几年来第三次捧得此项赛事的冠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列第4名、第5名、第9名,获得该项赛事的金、银、铜牌。

我校参赛队伍和ICPC副主席Jeff Donahoo在一起

我校参赛队员在比赛中 5月23日下午,参赛队伍一行抵京,计算机学院钟章队院长等老师特地赶到机场迎接,教师和学生倍受鼓舞。通过此次大赛,我校又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向全球一流大学展示了人才培养与本科教学的实力,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中,大力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成效,为我校在重大国际性学术竞赛场上赢得了声誉。 ACM-ICPC(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简称ACM-ICPC或ICPC)是由美国计算机协会主办的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ACM-ICPC以团队的形式比赛,每个学校只允许有一支代表队参赛,由3名队员组成。比赛期间,参赛队伍需要共用1台电脑在5个小时内使用C、C++或Java程序设计语言中的一种编写程序来解决7-13个问题。程序完成之后提交裁判软件运行,实时提交、实时评测,运行的结果会判定为正确、错误等信息并及时通知参赛队,参赛队伍按照正确解答题目数量及所耗费的总罚时排名。与其它计算机竞赛相比,ACM-ICPC的特点在于题量大、难度高、客观公正。因此,除扎实的专业水平外,思维能力、编程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和心理素质同样是获胜的关键。经过近40年的发展,ACM-ICPC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信息学竞赛。